星城为卷,童趣为笔!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举行,长沙分享特色实践经验
更新时间:2025-11-23 18:12 浏览量:2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记者今日从长沙市妇联获悉,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上,长沙市妇联以“星城为卷,童趣为笔”为主题作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特色实践分享,全方位展现长沙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风采。
近年来,长沙通过战略引领、协同治理、空间规划、示范样板、多元赋能、城乡融合、儿童参与,联动各方力量构建儿童友好生态圈,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沙特色的实践之路。
以“一米视角”托起儿童幸福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当日,长沙化作一片温暖的蓝色海洋,从五一广场到梅溪湖,从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到滨江新城,遍布全城的千块户外大屏同步点亮,播放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与世界儿童日的宣传海报,以长沙独有的方式,为每一位孩子送上温暖的祝福。
在长沙,以“一米视角”托起儿童幸福。长沙将儿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标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长沙市“十四五”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长沙2050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等顶层设计中。先后印发两轮“三年行动计划”,首创“儿童友好月”“儿童友好开放日”,召开全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共建共享大格局。
在政策落地中,长沙精准发力破解民生痛点:14周岁以下儿童免费乘坐地铁公交政策全面落地,“15分钟托育服务圈”已建成747家托育机构,提供4.37万个托位,普惠托位占比达76.48%;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年均开展阅读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师生近70万人次,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发展的硬性指标。
儿童友好场景可感可及
马栏山鸭嘴公园里,因地制宜设有儿童友好气象站、水位雨量观测站,分布着户外儿童游乐区、沙池等娱乐空间和配套设施;爱心候车区、地铁车站母婴室、14周岁以下儿童免费乘坐地铁……在长沙,儿童友好场景可感可及。
近年来,长沙聚焦“15分钟步行生活圈”,发动各级各部门,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可触摸”友好场景。
在城市交通领域,建成超200条特色爱心斑马线,全面推进梅溪湖片区“六一”护学工程等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书香地铁”项目建设,每条地铁至少设有2~3个地铁自助图书馆。
在社区场景营造上,打造了一批可复制的示范样本。马栏山片区适儿化改造项目、岳麓区象山国际小区和芙蓉区马坡岭小学相继成功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全国《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在乡村振兴一线,重点培育白箬铺镇儿童友好先行先试镇,实施“9461”行动,建成儿童友好农家书屋,在52个美丽屋场配备适合儿童健身、娱乐、学习的服务设施,投入150万元打造光明小学数字化美育空间。连续举办3届儿童美育节,承办2025年世界儿童日长沙市主场活动。
全方位关爱“少年的你”
今年8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的“民生一件事·多地探索‘花样’暑期托管”新闻中,望城区、浏阳市的“爱心妈妈”“暖心姐姐”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筑起“家门口的快乐港湾”的一幕幕场景生动入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876名“爱心妈妈”、1548名“暖心姐姐”与3283名留守、困境儿童成功结对,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关爱网络。
在长沙,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无处不在。长沙围绕儿童成长全周期需求,构建全方位关爱体系。
通过实施儿童健康行动,长沙建立女童保护应急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发动爱心妈妈、暖心姐姐精准帮助留守、困境儿童。
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市建成152个标准化站点,两年间开展活动2671场,惠及家长68.65万人次。
举办庆“六一”主题活动、国际儿童艺术节等各类活动,让快乐伴随儿童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