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俄罗斯3D沉浸式儿童剧《海底小纵队》全新升级上演

更新时间:2025-05-08 10:30  浏览量:4

## 沉浸式体验再升级!《海底小纵队》带你潜入奇幻海底世界


儿童剧《海底小纵队2》火山大冒险.


当灯光渐暗,剧场化作一片蔚蓝,数百个3D全息投影点瞬间点亮,一只巨大的座头鲸从观众头顶缓缓游过——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全新升级的俄罗斯3D沉浸式儿童剧《海底小纵队》带来的震撼开场。这部风靡全球的儿童IP剧场版,今夏以颠覆性科技与艺术创新,为亲子家庭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底奇幻之旅。


科技赋能艺术,打造360°沉浸式海底


本次升级版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俄罗斯最新研发的"全息环境模拟系统",通过32台4K激光投影机与穹顶式剧场设计,实现了观众视线范围内的无死角影像覆盖。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成为海底探险的一员——当巴克队长驾驶章鱼堡穿梭珊瑚礁时,座椅会配合剧情产生微妙震动;海洋生物从四面八方游来时,剧场内精准的环绕音效让人仿佛听见气泡在耳边破裂。


制作团队特别引入了"互动感应区",前两排的"探险家座位"配备触感反馈装置。当剧情进行到海底火山喷发时,小观众能感受到脚下传来的微微震动;海洋生物从头顶掠过时,头顶的微风系统会同步产生气流变化。这种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体验,让5-12岁的目标观众群体保持平均92分钟的全神贯注——远超普通儿童剧的45分钟注意力时长。


教育娱乐完美融合,海底科普生动有趣


在炫目的技术呈现背后,剧目严格遵循海洋生物学知识。每场演出后设有"海洋博士问答时间",由专业演员扮演的海洋生物学家解答孩子们关于剧情的各种问题。制作方与圣彼得堡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教育模块中,包含15种濒危海洋生物的3D模型展示,孩子们可以通过剧场APP参与"拯救海洋生物"的互动游戏。


"我们不是在表演童话,而是在创造难忘的学习体验。"艺术总监伊万诺娃介绍,剧中关于珊瑚白化、塑料污染的桥段都经过儿童心理学专家优化,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传递环保理念。北京首演后调研显示,87%的家长认为孩子通过观剧显著提升了对海洋保护的认知。


国际团队匠心制作,细节处见真章


这部耗时三年打磨的升级版,集结了俄罗斯顶尖儿童剧创作团队。服装设计师斯维特兰娜采用特殊反光材质手工缝制了38套海洋生物服装,每套重量控制在1.2公斤以内以确保演员灵活性。最令人惊叹的"发光水母群"场景,实际由12位舞者操控300多个LED灯球完成,编程团队为此开发了专属的动态追踪系统。


音乐创作同样别出心裁,圣彼得堡交响乐团为剧目录制了包含23种海洋生物声音元素的原创配乐。其中座头鲸的歌声采样自真实海洋录音,经音乐家改编后成为贯穿全剧的主题旋律。这种对艺术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该剧获得2023年国际儿童戏剧节"最佳科技应用奖"。


亲子互动新体验,创造共同记忆点


与传统儿童剧不同,本次升级特别设计了多个亲子互动环节。在"海底救援"场景中,家长和孩子需要配合完成虚拟的海洋清理任务;谢幕时的"全场合影"环节,通过AR技术将观众融入海底场景,生成专属的3D纪念照。这些设计不仅延长了演后的讨论热度,更创造了珍贵的家庭记忆。


来自上海的观众李女士分享:"当孩子兴奋地指着虚拟海龟说'妈妈它刚才对我眨眼了'时,我突然理解沉浸式剧场的魔力。这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而是一起探险的体验。"据统计,该剧复购率达42%,许多家庭选择不同座位重复观演,以获得差异化的沉浸体验。


目前,《海底小纵队》升级版已开启全国巡演,北京站首轮30场演出门票提前两周售罄。制作方宣布将加开"海洋生物工作坊"等衍生体验活动,并计划推出限量版AR互动绘本。这个夏天,带孩子潜入这场科技与艺术交织的海底奇遇,或许会成为他们童年最闪亮的记忆之一。


[购票信息]

全国巡演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15城

官方购票渠道:大麦网、猫眼演出及剧场官网

特别提示:建议提前30分钟入场体验预热互动区,3岁以下儿童需购买陪伴票


场馆介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位于北京市东安门大街64号、王府井小吃一条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直属文化部的国家剧院成立于1956年。47年来,中国儿艺在全国儿童戏剧界一直发挥着代表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她面向全国3亿8千...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安门大街64号
乘2、210、819路等东华门站下车
中国儿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