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马兰花儿童剧×非遗文化!传统故事新编让孩子爱上国风

更新时间:2025-05-03 17:40  浏览量:5

## 马兰花儿童剧×非遗文化:当童真遇见千年国粹,孩子眼中的东方美学活了!


儿童绘本故事推荐《马兰花》_版权


当舞台上的马兰花在非遗剪纸艺术的映衬下绽放,当皮影戏的光影勾勒出童话世界的轮廓,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传统文化与儿童剧的碰撞,竟能迸发出如此惊人的火花。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演出,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美学启蒙——当00后、10后的孩子们为非遗技艺欢呼雀跃时,我们终于找到了传统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打开方式。


将亮相马兰花剧场的舞台新创儿童剧《东方小故事》7月18日当日演出


一、非遗"活化石"的童趣变身记

在最新改编的马兰花儿童剧中,主创团队巧妙植入了十二项省级以上非遗元素。苏州缂丝化作公主的华服,每一根经纬都讲述着江南的细腻;泉州提线木偶变身森林精灵,用千年傀儡戏技法演绎现代童话。最令人称奇的是,传统民乐《百鸟朝凤》被改编成互动交响,孩子们在演员引导下用非遗陶笛模拟鸟鸣,整个剧场瞬间变成奇幻森林。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文化遗产变得可触摸、可参与,有位小观众散场后拉着妈妈的手说:"那个会动的木偶比电动玩具酷多了!"


静安区的马兰花剧场,观看了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打造的国风儿童剧《嗨!


二、文化基因的趣味解码

制作团队深谙儿童认知心理学,将非遗元素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徽州木雕不再是被玻璃罩保护的文物,而是会讲故事的"魔法积木";沂蒙虎头鞋变身会跳舞的卡通角色,用街舞节奏演绎传统针法。这种创造性转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北京某小学的观剧调查中,87%的孩子能准确说出至少三种非遗技艺,而通过传统教学方式,这个数字通常不足15%。正如编剧李然所说:"我们不是在教孩子认古董,而是让他们发现老祖宗的智慧原来这么好玩!"


《马兰花》亮相中国儿童剧场,中国儿艺邀你见证花开的奇迹


三、亲子共创的文化记忆工坊

突破传统观演模式,马兰花剧后设置的"非遗体验舱"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全家一起制作微型景泰蓝、合作完成剪纸动画,这些互动设计让文化传承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创造。上海站演出后,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孩子回家非要教我用漳州木版年画技法做生日贺卡,这种主动输出的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数据显示,参与过剧坊活动的家庭,后续参观博物馆、非遗展的比例达到普通家庭的3.2倍,证明这种"剧场+工坊"模式正在重构文化传播的闭环。


这场跨界实验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以随着时代呼吸的活态基因。当非遗技艺通过儿童剧的创意表达重获新生,当孩子们眼中的国风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鲜活的冒险,文化传承的密码已然揭晓——用当代语言讲述古老智慧,让文化自信在欢声笑语中自然生长。正如一位小观众在留言墙写下的:"原来我的国家有这么多神奇的'魔法',长大后我也要当非遗超人!"这或许就是文化薪火相传最美的样子。


场馆介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位于北京市东安门大街64号、王府井小吃一条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直属文化部的国家剧院成立于1956年。47年来,中国儿艺在全国儿童戏剧界一直发挥着代表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她面向全国3亿8千...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安门大街64号
乘2、210、819路等东华门站下车
中国儿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