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非遗焕新 生生不息丨摇滚乐里都是戏 “南墙小子”唱响昆曲新声

更新时间:2025-04-18 10:49  浏览量:8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焕新生生不息”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短视频,聚焦非遗的活态展示与跨界融合,讲述好非遗人的传承故事与匠心精神,展示好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

从衍生出众多版本的汤显祖扛鼎之作《牡丹亭》,到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巅峰之作《长生殿》,再到“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经典之作《十五贯》……“百戏之祖”昆曲佳作迭出,展现出多元美学与澎湃灵感。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发展生态愈加广阔,Z世代传承人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带来创新活力。

1999年出生的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鲜克乐队主唱王蒲实就是其中的一位。“小时候,我就是昆曲和摇滚音乐、流行音乐一起听。2019年,我组建了一个乐队——贝斯手是我的同门师兄弟,键盘手是我们学校写戏曲剧本的同学。”王蒲实介绍,他们三个人的共同目标就是把昆曲用新的形式传递给大家,让年轻人有机会、更容易接触到传统文化。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的创作源泉。”王蒲实以代表作《朝天子·辛弃疾》为例介绍道,“朝天子”既是曲牌名,又是词牌名。他用其特有的格律演绎辛弃疾的经典名作,用昆曲的唱腔融合摇滚乐的强力节奏,实现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的“双向奔赴”,让观众与古人进行跨时空对话。

同时,王蒲实所在的鲜克乐队将创作与昆曲紧紧绑在了一起,发布《过长夜》《明歌》等多首作品,以独特的听觉体验吸引年轻受众,让他们从音乐节、Livehouse中走进剧院、爱上昆曲。正如王蒲实在《南墙小子》中唱到:“这理想之地,值得。”

“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的音乐形式其实是‘皮’,昆曲还有传统文化的美学逻辑才是‘骨’。我们用昆曲的元素融入歌曲的音乐性、舞台性和故事性,我觉得大家应该能在我们的音乐里摸到这根骨头。”王蒲实坦言,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年轻的昆曲演员想要借助现代的文艺形式,让这些古老的剧种焕发时代活力。

策划:赵刚

统筹:陶媛

记者:杨亚楠 张诗奇 金昱希 实习生 李姗姗

场馆介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位于北京市东安门大街64号、王府井小吃一条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直属文化部的国家剧院成立于1956年。47年来,中国儿艺在全国儿童戏剧界一直发挥着代表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她面向全国3亿8千...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安门大街64号
乘2、210、819路等东华门站下车
中国儿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