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今日开演!老舍经典作品《茶馆》在杭州品味百态人生

更新时间:2025-04-11 09:39  浏览量:9

小小空间里的大千世界,茶香袅袅中交织着市井风云与人间百态。

老舍先生的《茶馆》,当这部经典之作以北京曲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又会焕发出怎样的独特魅力?

4月11日至12日,老舍经典作品《茶馆》邀你走进杭州大剧院。

无论是第一次接触北京曲剧,还是想重温老舍笔下的动人故事,这部剧都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老舍经典作品《茶馆》-杭州站

2025-4-11、12

杭州大剧院


关注【新空气演出】获取最新演出资讯和惊喜福利;


剧目背景

01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自1952年老舍先生为剧种命名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是由魏喜奎为代表的一代曲艺名家创立的新兴剧种。北京曲剧是北京这座千年文化名城孕育而生的真正属于北京的地方剧种。它的音乐唱腔是以单弦牌子曲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2021年被列入北京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老舍茶馆

北京曲剧《茶馆》根据老舍先生的三幕剧本《茶馆》改编而成,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期间中国的历史变迁,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以及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北京市曲剧团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北京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京味儿唱腔,融合了皇城文化、平民文化、胡同文化等多种元素,将老北京的市井气息、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挖掘、呈现剧作深刻意蕴,于通俗化、大众化的曲剧形式中展现了一个充满京味风情的时代变迁画卷。

三幕时代

与话剧的不同《茶馆》版本相比,北京曲剧《茶馆》的艺术特征鲜明,首先是朴实凝练的语言及曲艺铺就戏剧厚重的生命底色,其次是多样艺术语汇交织呈现立体且多面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由“数来宝”到“卖唱人”所体现的地域特征和京腔京味的演唱特色,使该剧成为戏曲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从三幕三个时代看,《茶馆》用极凝练的语言以及明暗交织的线索,刻画了三个即将被埋葬的社会,并蕴含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尽管这是一个尚未出现的时代。

“京味儿”茶馆

好的戏剧语言,可以一句话塑造一个人物,一句话映现一个世界。《茶馆》的语言生动精炼,具有极地道的“京味”特点,这是北京曲剧最善于呈现的艺术特性,也是北京人艺自成一体之民族化表演风格的集中体现。曹禺先生对《茶馆》也有过高度评价,特别是对语言艺术的评价。他说:“看人家,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物。”以人物语言为例,《茶馆》中的人物一张口便具有独特的“这一个”的特征,人物说话可谓是“句句打埋伏”,起承转合的作用、前呼后应的效果处处显现。真正出离“教科书式的语言”而进入到的“语言性格化”“语言民族化”的新境界,老舍笔下的“京味儿”也便有了载体与依托。

遵循原著

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人物众多,因着这是一个“图卷戏”,所以众生相中刻画了社会各类人物的真实缩影,也折射出了历史特征与时代变迁,所以评论界将之视为“史诗戏剧的典范”。改编后的北京曲剧《茶馆》基本遵循原著的人设,不为追求个性而完全创新,而是顺应观众审美及记忆作适当的调整与创意,呈现出既包蕴思想性又体现戏曲性的艺术特征,特别是曲艺艺术与故事内容的相融相契,使得改编后的剧目特征鲜明而独特,并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一声京腔京韵的吆喝,一碗八仙桌上的老裕泰茶。

在一众茶客的合唱、轮唱和对唱中,仿佛一下就置身于清末京城茶馆里。

4月11日至12日,让我们相约杭州大剧院,

走进一座茶馆,回顾三段历史,品味百态人生。

场馆介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位于北京市东安门大街64号、王府井小吃一条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直属文化部的国家剧院成立于1956年。47年来,中国儿艺在全国儿童戏剧界一直发挥着代表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她面向全国3亿8千...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安门大街64号
乘2、210、819路等东华门站下车
中国儿童剧场